新邵县龙山竹编非遗工坊开课,残疾群体月编千件工艺品,传承与创新共舞

原创
木粉站群 4天前 阅读数 45 #下载特区
新邵县龙山竹编非遗工坊开课,残疾群体月编千件工艺品,传承与创新共舞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湖南省新邵县,一项独具特色的非遗技艺——龙山竹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残疾群体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近日,新邵县龙山竹编非遗工坊正式开课,残疾群体积极参与,月编千件工艺品,传承与创新共舞,展现了新时代非遗文化的活力。

龙山竹编,源于湖南省新邵县,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技艺的民间传统工艺。它以竹子为原料,通过手工编织,制作成各种生活用品和装饰品。这项技艺在民间流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邵县龙山竹编非遗工坊的成立,旨在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技艺,同时为残疾群体提供就业机会。该工坊位于新邵县龙山街道,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专业的技术指导。

近日,新邵县龙山竹编非遗工坊正式开课。课堂上,残疾学员们热情高涨,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亲手体验竹编技艺。他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龙山竹编,不仅能够掌握一门手艺,还能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据了解,新邵县龙山竹编非遗工坊共有残疾学员30余人。他们每月可编制千件工艺品,包括竹篮、竹编桌椅、竹编花瓶等。这些工艺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远销全国各地。

“以前,我们这些残疾人生活比较困难,现在有了这个工坊,我们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一位残疾学员感慨地说。

新邵县龙山竹编非遗工坊的开课,不仅为残疾群体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推动了龙山竹编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工坊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提升工艺水平,扩大产品种类,让龙山竹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龙山竹编技艺,新邵县龙山竹编非遗工坊还开展了多项活动。如定期举办技艺培训班,邀请资深工匠传授技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与其他地区的竹编艺人交流学习;举办工艺品展览,展示龙山竹编的魅力。

此外,新邵县龙山竹编非遗工坊还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业合作,拓宽市场渠道。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举办线上线下销售活动,将龙山竹编工艺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邵县龙山竹编非遗工坊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龙山竹编这一传统技艺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残疾群体创造更多福祉。

推荐文章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