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瑶绣非遗工坊助力残疾人就业,月均收入3000元展现社会公益新篇章

原创
木粉站群 4小时前 阅读数 3 #新服暴击区
绥宁县瑶绣非遗工坊助力残疾人就业,月均收入3000元展现社会公益新篇章

位于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的瑶绣非遗工坊,近年来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显著的公益成效,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该工坊宣布扩招新员工,其中残疾人占比超过30%,平均月收入达到3000元,这一举措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传承和发扬瑶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瑶绣,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瑶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绥宁县瑶绣非遗工坊的成立,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为当地居民,特别是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扩招,绥宁县瑶绣非遗工坊共招募了50名新员工,其中残疾人占比超过30%。这些新员工中,既有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上的残疾人,也有因疾病、事故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体。他们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瑶绣的基本技艺,成为了工坊的新生力量。

在工坊的日常工作中,残疾人员工们积极参与到瑶绣的制作过程中,从选材、设计、刺绣到成品,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为瑶绣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据统计,这些残疾人员工平均月收入达到3000元,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绥宁县瑶绣非遗工坊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扩招,让更多残疾人朋友参与到瑶绣的制作中来,让他们在传承和发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改善生活。”

为了帮助残疾人员工更好地适应工作,工坊还为他们提供了专门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教授瑶绣技艺,还涵盖了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工坊还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文娱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融入社会。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绥宁县瑶绣非遗工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瑶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工坊将继续扩大规模,提高残疾人员工的技能水平,让更多的人受益。

绥宁县瑶绣非遗工坊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关注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是实现社会和谐、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推荐文章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