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绣非遗工坊落户安置区,留守妇女月均收入翻番至3500元

原创
木粉站群 8小时前 阅读数 7 #玩家江湖
城步苗绣非遗工坊落户安置区,留守妇女月均收入翻番至3500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一条条助力农民增收、传承非遗文化的创新路径。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项名为“城步苗绣非遗工坊落户安置区”的举措,不仅为留守妇女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更让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城步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这里的苗绣工艺源远流长,独具特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妇女增多,她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亟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城步苗族自治县在安置区设立了“城步苗绣非遗工坊”,将这项古老的技艺与现代产业发展相结合,为留守妇女们提供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工坊内,绣娘们用一双双巧手,将五彩的丝线在布料上绣出精美的图案,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苗绣产品。

据了解,该工坊的绣娘们均为当地留守妇女,她们在工坊内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苗绣技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复杂图案的刺绣。目前,工坊已吸纳了10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月均收入达到了3500元,相当于翻了一番。

“以前在家里,每天就是照顾孩子、做家务,生活过得比较单调。现在在工坊里工作,既能照顾到家庭,又能学到一门手艺,收入也提高了,真是太好了!”一位绣娘激动地说。

城步苗绣非遗工坊的设立,不仅让留守妇女们实现了增收致富,还让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工坊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苗绣,为这项非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城步苗绣非遗工坊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将苗绣产品推向市场。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城步苗绣非遗工坊在助力留守妇女增收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工坊周边的纺织、印染等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之,城步苗绣非遗工坊落户安置区的举措,为留守妇女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她们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提升。这一成功案例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荐文章
热门
标签列表